7月2日9時許,咸豐縣城高樂山鎮,天氣轉晴。
穿鎮而過忠建河,一改前一日的濁浪滾滾,已恢復往常的寧靜。
縣城地勢較低的南門廣場附近早餐店已經開始營業。廣場上,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組成的清淤隊伍,正在緊張作業。
洪水退去,炊煙已起。這個剛剛遭遇了暴雨肆虐的縣城,正迅速恢復生機,升騰起人間煙火氣。
一
回想起1天前的遭遇,解放路282號一樓住戶楊柳滿懷感激,“多虧了好心人救援,我們一家三口才能及時脫困。”
楊柳口中的“好心人”,正是咸豐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職工馮郭強。
1日凌晨3時許,地處低洼地帶的解放路,積水已經1米多深。
“屋里還有個5歲的孩子,涉水逃離十分困難?!本驮谒募比绶俚臅r候,聞訊趕來的咸豐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職工馮郭強,跳進胸口深的水中,將一家三口接到高處。
這樣逆行救援的場景,在7月1日凌晨的咸豐縣城,一次又一次上演。
據咸豐縣氣象局7月1日8時9分發布的暴雨臨災警報顯示:過去12小時,高樂山鎮累計雨量達353.5毫米,已達到省內歷史極值。
面對嚴峻汛情,恩施州、咸豐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聞令而動,78支黨員先鋒突擊隊1小時內完成集結。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在暴雨中迅速展開。
在觀音橋,民輔警黃超、孟傳貴,頂著傾盆大雨,對房屋展開拉網式排查,通過高聲呼喊、逐戶敲門等方式,協助群眾脫險。
在廖家塘巷,平均水深2米,消防隊員自己游過去,將200多名被困群眾一個個背出來。
在龍坪村,村黨支部書記朱南海收到氣象預警后,迅速趕往地勢較低、河岸附近等地,挨家挨戶通知疏散撤離……
據統計,7月1日,咸豐縣共出動應急救援人員3000多人、裝備200余臺,及時轉移1.8萬余人。
二
“電來了,信號也有了!太好了!”7月1日16時15分,曲江鎮馬家樓村,經過連續幾個小時的搶修,村里網絡信號終于恢復。伴隨著村民的歡呼聲,中國鐵塔恩施分公司黨員維護隊隊員楊亮、舒建平如釋重負。
6月30日晚開始的這場暴雨,讓咸豐縣各鄉鎮不同程度受災,縣城部分區域及部分鄉鎮一度斷水、斷電、斷網。
截至7月2日8時,恩施鐵塔累計出動保障人員84人次、應急車輛74輛次、發電機87臺次,已搶通恢復咸豐縣基站87個。
洪水退去,如何迅速恢復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咸豐縣科經局組織電力、通信搶修隊伍,出動270余人次及應急通信車60余臺,最短時間內恢復14條線路、237個臺區供電,確保電力不斷、通信暢通。
水務部門組建“黨員先鋒隊”晝夜搶修管道200余次,保障6大縣城片區正常供水。
公安、城管、消防按照“1+N”聯動機制,實現跨部門高效協同作業,通過“機械清淤+人工疏通”的方式,清運垃圾120噸,兩小時打通交通主要道。
截至7月2日12時,咸豐縣城區道路已恢復通行;縣境內高速公路已全部恢復正常通行;2條國省干線公路已全部搶通;各鄉鎮全部恢復供電,網絡通信也基本恢復正常。
三
7月2日9時,咸豐縣第二民族實驗小學教學樓前,咸豐縣教育局的干部職工們正在緊張清淤?!敖裉毂仨毎呀虒W樓和前院的淤泥沖刷干凈?!秉h員李友望手持高壓水槍,沖洗著地面殘留的淤泥。
咸豐縣第二民族實驗小學是高樂山鎮中心地區,處于低洼地帶,該小學一樓曾全部被淹。
記者趕到學校時,學生、老師、家長、志愿者們正分頭作業,或用鐵鍬清理淤泥,或指揮機械作業,或負責垃圾轉運。
“昨天我家門前那條街是許多叔叔阿姨清理的,今天我也向他們學習,為學校出份力?!?06班學生李沐軒說。
“截至11時,淤泥基本清理完畢,預計明天正常開學?!痹撔W副校長劉楊介紹。
咸豐縣第二民族實驗小學清淤只是保證居民災后生產生活的一個縮影。
汛情發生后,省、州應急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咸豐縣指導搶險救災,緊急調撥折疊床、毛巾被、應急包等1萬件救災物資運往咸豐災區一線,并積極爭取應急管理部調撥中央救災物資1萬件,支持咸豐縣救災救助工作。
各級黨組織及社區黨員干部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200余件,全力幫助受災商戶、農戶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省疾控中心、州疾控中心及咸豐縣疾控中心組織130人組建防疫隊伍17支,對受災房屋及商鋪、公共廁所、垃圾存放點等區域開展全面消殺,600余名醫護人員組成7支醫療隊,分區域開展巡回診療和防疫消殺。
咸豐縣教育局第一時間深入受災地區,對全縣受災學校逐一研究、綜合會診、精準施策,加快校舍清淤消毒、校園修繕恢復,做好分流學生安置和通勤方案。
截至7月2日12時,咸豐縣城區69個較嚴重受災點,已清理完成59個,清理面積21萬平方米;城區受災房屋及商鋪、學校、公共廁所、垃圾存放點等區域已全面消殺。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在強降雨天氣面前,咸豐縣黨員干部和群眾心系一心,眾志成城,必將重建美好家園、譜寫發展新篇。